一🐬、平台概况
生命科学学院仪器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我校的院级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院的努力下,该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拥有100余台生命科学领域较为齐全、先进的仪器设备,汇集了生态学、生理学、组织学、细胞学👩🏿🚒⛹🏿、免疫学🚣🏽♀️、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平台主要在仪器操作技能培训、样品测试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拓展三方面提供专业、规范🙋、严谨、细致的科研服务。同时,平台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目前拥有6名专职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钻研设备新技术、创新实验方法、主动参与科研项目,为科研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各类专业技能、效益考核中获得一系列成效。
二🧰𓀜、仪器共享管理创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平台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1、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
为了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实现仪器的最大化共享,平台所有仪器均已上线杏悦2平台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实现全天24小时开放共享,节假日无休🏝。其中二十余台仪器还加盟了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
师生可登陆学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生科院仪器共享平台、佰能预约助手微信端任一途径随时预约使用平台设备。设备均可智能化统计使用情况及实现自动扣费,不仅方便师生使用,也方便平台管理人员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2🏘🤷🏿、建立AB岗共同管理制度
仪器管理员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平台各实验室均由专岗管理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定期参加学术报告🍌🔬、专项技术交流与培训,不断对负责的仪器设备和所从事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经验积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求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平台根据技术人员的专长进行分工,每台仪器均实行AB岗管理制度。其中A岗为主B岗为辅,双岗协作,同岗替代,共同完成仪器的日常维护🚴🏻、故障维修、教学培训、开放共享测试服务等工作,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及时为师生提供服务。
3、拓宽仪器使用学习途径
为解决学生在操作仪器设备上的困惑👨🏼🦰🐰,平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7️⃣。平台每台设备均配备“专属台卡”👩🦲,台卡展示设备参数🧓🏽😶🌫️、操作SOP🦊、设备管理员联系方式及仪器操作视频二维码,供用户在线下载和浏览。平台网站上也会发布操作步骤等指导性材料🛅🏄🏽♀️,不仅有文字版还有详细视频🧫,方便使用者随时参考,学习仪器操作。另外🤜🏿,还定期举行大型仪器“小班化”培训,积极与企业联合举行新设备新方法研讨活动,为广大师生科研实验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平台开设了《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课程供广大新生选修,该课程可加强新生对平台设备的了解,助力学生尽早开展课题研究与探索🔳。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平台力求最大限度拓宽师生学习仪器使用的途径,切实降低了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仪器故障率🌮,满足测试需求,提高管理效率。
多种仪器使用学习途径
4♾、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沟通共享平台
平台秉持“技术优先,服务科研”的导向👌🏼👨🏽🦱,为解决师生在使用平台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平台组建了各类交流群🏇🏻。目前平台各类交流群总群成员超过1000人,涵盖生物学、化学🚢、体育、物理🗃、医学等学科♘。平台管理人员定期在群内共享技术方法✵、管理文件🎣、前沿文献等,同时也提供实验前咨询服务,第一时间为用户答疑解惑,大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
平台还创建了专属公众号和视频号“生命科学仪器助手”🙋🏻♂️,方便师生随时查看平台仪器详情⚱️🖐、仪器操作注意事项、近期培训通知以及最新活动等。“生命科学仪器助手”公众号目前拥有用户数800余人,2023年发布动态56条🧑🏿💻,点击量近8000次,视频号发布了54个培训视频,点击量超过10000次,在做好科研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平台的对外宣传👂🏼。
信息沟通共享平台
三🦑、仪器共享使用成效
1、在开放共享方面
平台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易突发状况的处理措施🫛,并且有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平台设备均纳入学校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和网上预约使用服务。此外,平台2023年还举办了系列增效活动:举行平台宣讲3次↙️,机时折扣活动2次,技术讲座6次,平均每周都有仪器操作培训活动🍠。2023年度平台仪器的机时和仪器使用率在全校范围内领先,在学校年终考核中获得优秀结果🧏🏼♀️。
开放共享系列活动
2👁、在助力科学研究方面
2023年度平台服务教学☝🏼、科研🏃♂️、技术开发项目300余项,对外单位服务收入占比达22.6 %,支持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Nature Chemical Biology😪、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期刊🧚♂️。